北京,2007年3月28日 -
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(ICT,以下简称“计算所”)和世界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之一的意法半导体公司(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:STM)今日宣布双方基于计算所研发的龙芯2E的IP进行芯片商业化开发的合作。龙芯2E是由计算所自主研发的微处理器,目前正在向部分客户供应第一代龙芯2E的样片,该处理器具有性能高、功耗低、价格低等特点。
根据中法两国合作协议,计算所与ST于2004年开始合作。在该合作项目中,计算所负责体系结构及芯片设计,ST则提供制造工艺、生产和销售等。计算所和ST将联合向中国市场推广合作的芯片产品。根据已签署的许可协议,计算所授权ST在全球制造和销售合作涉及的芯片,许可期限为五年。
计算所所长李国杰院士表示,龙芯CPU的研发是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,计算所科研工作的重点不仅是提高攻克核心技术的能力,还要增加核心知识产权的储备和转移,龙芯2E的设计技术被国外大公司有偿使用,说明计算所已具备在核心技术上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。通过与ST的合作,龙芯2E的产品化进程将大大缩短,并拥有良好的市场潜力。
“中科院计算所是中国最先进的计算机设计研发中心,ST为能够与计算所合作感到非常骄傲。这个合作项目整合了中科院计算所出色的先进处理器设计能力和ST尖端的制造工艺和世界领先的制造设施,”意法半导体公司副总裁兼计算机外设产品部总经理Gian Luca Bertino表示,“龙芯系列处理器具备极高的性能和极低的功耗,非常适合各类应用。”
双方合作协议涉及的龙芯处理器基于先进的64位超标量体系结构,将与MIPS科技公司的MIPS64?架构兼容。作为该合作项目的部分内容,该合作项目通过ST已获得了MIPS64架构的全部许可使用权。
MIPS和MIPS64是MIPS科技公司在美国和其它国家的商标或注册商标。本文所涉及其它商标和注册商标均归其各自所有者所有。
关于中科院计算所
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(简称计算所)创建于1956年,是中国第一个专门从事计算机科学技术综合性研究的学术机构。计算所是中国科学院“知识创新工程”首批试点单位。正在发展成为由本部核心所和建在上海、苏州、宁波、东莞、台州、肇庆和秦皇岛等地的若干个分部组成的网络型研究所。计算所本部现有三个研究部,一个前瞻中心和一个普适计算研究中心。主要科研成果包括曙光高性能计算机、龙芯CPU、蓝鲸网络存储等,并在移动互联网、可信网络与系统、宽带移动通信、传感器网络、数字媒体、人机交互、虚拟现实和多媒体终端、信息安全、信息检索、网格计算、智能信息处理等方向开展深入研究。详情请访问计算所网站 www.ict.ac.cn
关于意法半导体
意法半导体,是微电子应用领域中开发供应半导体解决方案的世界级主导厂商。硅片与系统技术的完美结合,雄厚的制造实力,广泛的知识产权组合(IP),以及强大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,使意法半导体在系统级芯片(SoC)技术方面居最前沿地位。在今天实现技术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中,ST的产品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。公司股票分别在纽约股票交易所、巴黎Euronext股票交易所和米兰股票交易所上市。2006年,公司净收入98.5亿美元,净收益7.82亿美元,详情请访问ST网站 www.st.com或 ST中文网站www.stmicroelectronics.com.cn.
|